《礼经》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礼”当初本指祭祀鬼神的一种仪式,后来引申其意义,将社会上一切交往的礼节仪式均称为“礼”,再推广开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举止言谈,行走坐卧都被规范起来,这样,“礼”便无所不在了。
为规范各阶层的人在各种特定场合的行为,就需要有一个行为准则,制订记录这种准则的书便属于礼书。其中有的是记载具体规定的,如《周礼》、《仪礼》,有的则侧重阐释礼的观念和思想理论,这就是《礼记》。
如上所述,《礼经》包括《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分,一般称“三礼”。《周礼》本名《周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十三经注疏》中收录的《周礼注疏》是最早的注释本,汉代郑玄注,唐代贾公彦疏。清代学者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八十六卷,内容丰富,是研究《周礼》的必读之书。
《仪礼》是介绍礼仪形式的,其中介绍的都是士这一阶层的各种礼仪,如《士丧礼》、《士昏礼》等。此书有残缺。汉朝初年,高堂伯在鲁国教授礼学,所传十七篇,其中的《士丧礼》一篇,据说是孔子授于弟子孺悲的;《丧服》篇上有子夏的传,可知此书的内容来源相当早。《十三经注疏》中的《仪礼注疏》也是郑注贾疏,另外清代《仪礼正义》四十卷也是研究此书的重要资料。
《礼记》是儒家礼学的一种论文集,所收的论文是一些从战国到西汉初期关于礼的论著。汉代的礼学有三家。即大戴、小戴、庄氏。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他们都汇编了礼学的论文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礼记》基本上是《小戴礼》。《小戴礼》是对《大戴礼》加以删节后选定其中的四十六篇而成,(《大戴礼》原有八十五篇)后来马融又加上三篇,共四十九篇。《礼记正义》是郑玄注,孔颖达疏。清代孙希旦的《礼记集解》六十一卷是研究此书较为重要的资料。《大戴礼》也存传本,称作《大戴礼记》,但只存四十篇,北周学者卢辩作的注。
《礼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启超说:“欲知儒家思想及其蜕变之际,则除《论语》、《孟子》、《旬子》外,最要者实为两戴记。而《礼记》方面较多,故足供研究资料者亦较广。”而其中的《学记》为教育原理,《大学》为政治哲学,《中庸》为人生哲学。都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料。《中庸》和《大学》被列入“四书”中,可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