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中国古代的简册书籍
《尚书•金滕》中有“史乃册祝”,《洛诰》中有“史乃命册”的话。《尚书》的内容多是有关处理政事的文书或文告。册,即策,即古时的策封、策命等。
其实,“册”本身是象形字。“策”也是竹字头,是从内容角度来称呼的。而策命之类的文件由史官掌握,古时史官有五:即大史收藏国家的法典和文书,小史掌管诸侯国内的历史记实,内史掌管王的法令,外史掌管抄写文书和外国书籍,御史掌管法令和四方文书。可见这些史官既是文字、书籍的制订者,又是保存者,同时又是法令和文化教育的执行者和宣传者。
春秋后期,各家学派兴起,为了宣传自己学派的主张,便著书立说,以求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是私人著述的开始。墨翟周游列国时,曾看见一百二十国“宝书”,也称作“百国春秋”。还有孔子修订六经等活动,这些都打破了官府垄断著述权的做法。虽然许多书都散佚了,但这时书籍的繁盛是可以想见的。
正文开始的前面是一篇文章的篇名,如果这一编简不只是一篇文章,那么就要在篇名下另外写出全书的总名。写法是小题目在上面,大题目在下面,古人称篇名为小题,书名为大题,如《乡党篇第十•论语》。
公文、账簿、书信等各有各的捆法,与书籍不同。以书信为例,先在版上写好内容,一块版或多块版,看信的内容长短而定。把若干块版摞在一起,上面用一块空白版盖上,掩上信版上的字迹,然后用绳子拦腰捆起来。上面空白版叫做“检”,上面书写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官爵、姓名,叫做“署”,署名一词即由此而来。
绳子打结处怕别人拆开,用一块经过加工的黄泥把绳结粘住,泥团上面盖上官印,这种黄泥是一种专用的,既干得快又结实,轻易不能破损。这个泥团叫做“封泥”,也叫做“封”,因是盖印用的,故又称印泥。整个一捆叫做“函”,这是个象形字。正像一个完整的封函,一封也就是一函。整体也叫“信封”,即封起来的书信。
字写在简策上,需要很多的竹简,翻检、携带极为不便。编绳一旦断绝,各简错落,须重新编排,后人难以竟读,这就叫做“错简”。如果保存不好,简烂了,缺了一段文字,便称为“烂简夺文”。搬动、存放又十分笨重,于是,古语有汗牛充栋的说法。文士出门要把简策用牛车载运,因而有汗牛载籍之说。
战国时学者惠施出外游学,用五辆牛车运载自己的著作,于是出现“学富五车”的成语,同时也流行“读五车书开五石弓”的说法。
据文献记载,解放前,发现古代简策的遗存共七处。解放后,发掘出土有二十多处。最早的发现是在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扩建孔子故宅,在墙壁中发现了一批竹简,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这些竹简是战国时人抄写的,叫蝌蚪文,亦即古篆、古文,每支竹简由二十字至二十五字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