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学说的起源,经络是否有其物质基础?…
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国针灸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对中医临床尤其是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有了较完整的经络概念和学说。1973年,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十一脉灸经》,这说明,当时人们利用经络来治病已经很普遍了。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是经脉,有路径的意思,是直行的主干。而“络”指的是络脉,有网络的意义,为侧行的分支。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其中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和孙络等细小的络脉结构。
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经络运行于全身和五脏六腑相联系,又沟通体表和内脏,所以人体有疾患可以通过经络表现出来,就是说通过经络的色泽、温度、痛感反映出来,这就是经络感传现象,通过经络的感传现象可以预测疾病。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的穴位,达到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那么经络是否有其物质基础呢?人体里究竟有没有这个神奇的生理系统?尽管科技发展到今天,迄今科学界还无法对经络给出一种权威的解释。然而几千年来,经络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健康保健一直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成了众人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