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小常识大全 – 开来之家

秋季养生小常识大全

秋季养“收”

秋季万物成熟,硕果累累,是丰收的季节。气候由热转寒,自然界开始进入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生长的季节,是由阳转阴的关键时期。这种变化在人体也有相应的体现,人体的阳气由散发转化为收敛,表现为皮肤汗出减少,小便增多;进入秋季后,儿童的身高很少生长,因为主持生长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从兴奋、散发状态逐渐转向内收、平静状态。因此,秋季须注意保存阴气,养“收”,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渐旺的规律,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

秋季调神

秋季通于肺,肺在情志为忧,悲优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绪。又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秋风秋雨易使人感到萧条、凄凉,产生忧郁、烦躁情绪。因此秋季精神调养首先要使心境安宁,培养乐观情绪,如多听一听舒缓的音乐,静下来读一本好书,或与好朋友聊天,到户外散步,保持心理平衡,心情舒畅;其次使情志淡泊、宁静,做到“恬淡虚无”,即要控制情绪,不出现大喜大悲的波动;要减少欲望,减少对名利的追逐,人的欲望越多,离安宁越远,欲望越少,离安宁越近。

秋季起居

《黄帝内经》主张秋季起居宜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即晚上睡觉的时间与鸡夜卧时间一致,早起时间与鸡晨鸣时间一致。早睡以顺应秋季阳气内敛潜藏,缓和秋季肃杀的伤伐,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如果违背了这个节律,会使肺脏受损伤,到了冬季会出现顽同不化的泄泻。

秋季起居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刚从炎热的夏季度过,很多人会延续夏季开窗睡觉的习惯,但秋季往往昼热夜凉,夜间的凉风很容易伤及人体,使人患外感疾病;

第二,由于秋季较干燥,夜间睡觉时要尽可能用鼻呼吸,闭嘴睡觉。否则,晨起后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干咳少痰等燥邪伤肺的症状;

第三,秋燥常使人感到口干咽燥,皮肤缺水,大便十结,因此,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并避免剧烈运动造成大汗淋漓而耗气伤津;第四,秋季人体精气内敛,要防过劳,以免阴气外泄。

秋季饮食

秋燥则津液易损耗,为适应秋燥之气,饮食要防燥护阴,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燥之物,多食甘酸滋润之品,如常吃芝麻、糯米、菠萝、蜂蜜、乳品、甘蔗等。以大枣、百合、梨、莲子、银耳、沙参、麦冬等煮粥常吃,益阴养胃。适当选服益气滋阴、宣肺化痰的中药,如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母、胖大海等,预防秋燥的发生。

以下是秋季推荐养生食谱: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