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对中医药物学的影响
佛教在我国最兴盛是在隋唐时期,这时的医家受佛医的影响最大。但由于当时中医理论体系已成熟完备,印度的四大学说虽然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但远不如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更具说服力、辩证性,以至于在宋代就很少见到了。
佛教医药的实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寺院的医疗经验、诊疗方法和单验秘方,至今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发研究价值;二是佛学理论和佛教思想,对人生的启迪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三是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佛典中载草类、木类、动物类等生药达数千种,其中常用的药物约320种。有些原产于印度、东南亚和西域等地,如丁香、木香、龙脑、豆蔻、乳香、没药、郁金、返魂香等,伴随佛教传入我国,成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佛香的来源广泛,用途有浴香、涂香、焚香,除了在佛家活动中起到环境消毒和醒神怡神的作用外,还用于医疗。
在药物的治疗方法和剂型上,佛学亦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
从敦煌医方卷中看到除常用的内服方法,还有外洗法、淋浴法、烫法、炙合汗出法、烟熏吸入药末法、敷法、葱叶导尿法、灌口灌鼻法、酒熏法、涂酥法、洗眼法、灌肠导泻法、气熏法、塞药法、含药法以及温浸法等。
在药物剂型上,有汤剂、膏剂、丸剂、淋洗剂、含咽剂、栓剂、粉剂、散剂、滴剂、酒剂、烫剂、饼剂、熏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