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未必决定命运
沃伦·哈定是一个喜欢说“是”的人,而克利夫兰则是一个喜欢说“不”的人,他们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奋斗方式,最终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哈定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从学校回到家里,无论是安排他挤牛奶、喂马,还是让他收割庄稼、油漆谷仓,他从不讲价钱;少年时代,他在《喀里多尼亚守卫》周刊的一个印刷所里当学徒,在那里,他除了默默地干活,从不与人争执任何问题。以致有一天,他的父亲感慨地对他说:“沃伦啊,你生下来不是女孩,真是你的福气!”少年哈定好奇地问为什么,父亲回答说:“如果你是女孩,你会老是怀孕,因为你不会说‘不’!”
然而,让他的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性情温顺的少年,却是一个极其有心的人,几年的学徒,竟使自己成了一个办报的行家里手。大学毕业后,他买下了一家濒于倒闭的《马里恩星报》,凭着自己多年积累的办报经验和热情,很快就使这份报纸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报。通过办报,他不但使自己成了一个资金雄厚的企业家,也同样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这为他步入政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19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内部因找不到各方利益的共同代言人,以至于否决了一个又一个候选人的提名,最后当哈定被作为候选人提出来时,竟因为他一直坚守自己的中庸之道没有政敌而获得通过了。在竞选的论辩中,尽管对手考克斯揭了他许多的短处,但他却因为始终不忍心“破坏考克斯先生好人的形象”,不肯说他的坏话,这样反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多选民的支持,当选了美国第29任总统。
而克利夫兰呢?他自幼就是一个充满反叛性格的人。他的父母希望他长大以后仍像自己那样献身于神职工作,然而,他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在他还只有9岁大的时候就曾写过这样的文字:“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个伟大和优秀的人物,并得到朋友的尊重,我们就必须在年轻时像华盛顿和杰克逊那样利用自己的时间。”可谓人小志大。
在他上了中学以后,父亲因病去世了,尽管他非常渴求知识,
做那条逆流而上的鱼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学校毕业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结束了。可对于我来说却不是这样。 还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周末,我的家里人和朋友们从全国各地来到了我们的学校,看着我们全班人从毕业典礼台前依次走
迫切希望在学校里继续学习,无奈家中失去了收入,只得外出打工。一年后,有一位热心人表示愿意资助他读完大学,条件就是毕业后要干牧师这一行。然而,倔强的克利夫兰拒绝了,他宁愿做出一边打工一边自学的选择。在他不断努力之F,22岁的时候通过了国家律师考试,成为一名正式律师。
在其后的岁月里,他几乎是一直在保持着说“不”的势头。做法官的时候,由于他的廉洁,致使一些政客在他的管辖区域内无空可钻,让这些人伤透了脑筋。在他做布法罗市长的时候,人们就曾送给他一个“否决市长”的外号。他在一次次的说“不”中声名大震。1884年他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后在竞选中击败对手,登上了第22任总统的宝座。任期满后,竞选失败,没能连任,但在1892年的竞选中再次获胜,又一次执掌了第24任总统的权杖。在他两度总统的任期内,他竟然否决了国会法案584件。
哈定的性格可以说柔的像水,虽然他常说的一个字是“是”,但是,他却是一个“中庸而不平庸”的典型人物。在他l0多岁做学徒的时候,便已经深得办报的精髓,成年后,更是在报业所向披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以此为契机,杀向政界,最后,竟然还是因为他是一个喜欢说“是”的“中庸”人物而成了一国的总统。一个“是”字,是不是在他的人生岁月里,渐渐地演化成了他的内在智慧和处世韬略?
克利夫兰是一个硬汉子,他的“不”可以说就是一把刺向尘世的利剑,在他的个性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从不向邪恶妥协的品格。他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追求优秀,他的为官信念就是。公共职务就是公众的信任”,并且,他敢于向一切有违于他的这一信念的事或人说“不”。他鲜明的个性以及他办事公正透明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使他成了民主党的骄傲和出色的候选人,并且两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由此可见,不管你是一个说“是”的人,还是一个说“不”的人,只要你办事认真,勇于进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最终都能像哈定和克利夫兰那样登上事业的峰巅。从他们的成功中,我们可以看到:性格未必决定命运,做事的态度和内心追求才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