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能容二虎 – 开来之家

一山能容二虎


继往开来,对梦想脚步的追逐从未停止过! 一个新的故事会马上开始了!

  彭城不大,东西各有一家武馆,东面的叫“震威武馆”,馆主姓杨;西边的是“汗青武馆”,馆主姓李。两家武馆祖师爷本是同门师兄弟,无奈一山不容二虎,两家的关系越走越冷,这一代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为了称雄一方,杨馆主向李馆主下了战书,欲比武打擂,三局两胜,一决雌雄,输的那家遣散弟子,关闭武馆。
  
  比武那天,擂台旁人山人海。第一局中,杨馆主的大徒弟走上擂台,汗青武馆的一个选手也跃上擂台。杨馆主一看,对方是一个年纪轻轻的白面书生,暗自高兴,谁知一交手,自己的大徒弟就处下风,十回合不到,被打下擂台。
  
  杨馆主大惊,问这白面书生是谁。一个弟子告诉他:“那是李馆主的独子李一龙。”
  
  杨馆主心想,李馆主竟有这样争气的儿子,将来定是自己的劲敌。
  
  第二局,杨馆主不敢有闪失,亲自上了擂台,轻松赢了李馆主的大徒弟。
  
  比分追平了,杨馆主却暗自叫苦:第三局李馆主肯定亲自上阵,派谁迎战赢的几率都甚小啊……
  
  这时,却见一个身影已经跃上了擂台,杨馆主定睛一看:这人竟是自家武馆的马夫杨老头。
  
  这一举动让两位馆主都震惊不已。可两人一交手,杨馆主就乐了,杨老头的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不仅丝毫不比李馆主弱,而且拳法似乎更熟练老到,力度不凡。
  
  在杨老头的屡屡重拳之下,李馆主一步一踉跄,竟然“噗”地喷出一口鲜血,随即跌下了擂台。
  
  比武大会以震威武馆的胜利告终,杨老头下台后,杨馆主惊问他什么时候练成这么好的武艺。杨老头说:“我跟随你祖父、父亲多年,他们打的哪一场大战我没参加啊,我默默牢记他们的招式,回来勤加练习,武艺就练成了。”
  
  杨馆主又惊又喜,当场认杨老头为义父。
  
  再说汗青武馆,受了重伤的李馆主被弟子们搀回武馆后,就卧床不起,但立下的誓言还要兑现,他叫人摘下武馆的匾牌,遣散了弟子。
  
  做完这一切,李馆主就快撑不住了,最终吐血身亡。
  
  几日后,有消息传到杨馆主耳边,说李一龙埋葬父亲后,就远走他乡寻师学艺去了,走时在他父亲坟头发下重誓,说自己回乡之时,就是重振汗青武馆之日。
  
  杨馆主听了,心中不由得一紧,忙向杨老头请教。杨老头说:“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埋头苦练武艺,武功练好了,就算那李一龙回来,也未必能胜我们;还有自古邪不压正,我们还要在武林中树立起正气,到时江湖舆论自然站在我们这一方。”杨馆主点头称是。
  
  再往后,杨馆主放下俗务,和杨老头一起苦心钻研武艺,不仅自身武功有很大提升,还摸索出了几套阵法,传授给徒弟们练习,以合力抵御强敌。
  
  慢慢地,震威武馆在江湖中挑起了正义的大旗,短短几年间,杀强贼、剿土匪,一时间声名鹊起。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杨老头病逝,杨馆主已经是彭城武林泰斗。
  
  这日,弟子进来禀报:“馆主,李一龙回来了,正打扫汗青武馆呢。”杨馆主一惊,喃喃道:“终于来了,也罢,事情总该有个了结。”
  
  一弟子说:“我们不如趁李一龙立足未稳,杀他个措手不及!”杨馆主说:“趁人之危不是武林正道作风,还是静观其变吧。”
  
  几日后,弟子又禀报:“李一龙求见。”杨馆主忙问:“他带几个人,拿什么兵器?”弟子说:“只身一人,身上未见任何兵器。”杨馆主略微宽心,说:“让他进来。”
  
  李一龙进屋后,杨馆主定睛一看,李一龙一身白衣,面庞还像过去那样英俊,只是增添了几分成熟和稳健,不由心生赞许。杨馆主问:“十几年不见了,

阿P避祸

那天,阿P骑着摩托车去接小兰下班,那会儿正是晚高峰,为了不堵车,他钻进小街,抄近路而行。不料这条小街堵车更厉害,原来一户人家像是聚会或办喜事的样子,进进出出都是豪车,把路给堵了。阿P抬头看了眼门牌:高
贤侄在哪高就?”
  
  李一龙说:“先是浪迹天涯,后在长安幸遇恩师,得他悉心指导十余年。”
  
  杨馆主忙问:“不知令师哪门哪派?”李一龙说:“家师自成一派,要论水平,我敢说他绝对是天下第一。”
  
  杨馆主大惊,又说:“贤侄高艺,可否让我们见识一下?”李一龙说:“今天就为此事而来,三日后,汗青武馆重新开馆授徒,到时还请您登门见证。”
  
  杨馆主知道这话虽说得委婉,其实是向自己下战书啊,就说:“到时我一定登门拜访。”
  
  三天后,杨馆主带领精心挑选的几个弟子,来到汗青武馆,才发现过去破烂不堪的武馆已被修葺一新,院中设立一个庞大的香炉,被摘掉的大匾又重新挂上,不过匾面被一块大红缎子蒙上了。
  
  没多久,彭城的头面人物都到齐了。杨馆主看了,暗自心惊,李一龙如此高调行事,似是志在必得,自己可要小心应付。
  
  不一会儿,李一龙从内室踱出,向众人施礼后,到香炉前焚香三根,长跪道:“爹,我十五年前离乡时,立下誓言,将来一定重振汗青武馆,这一日终于到了,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看到!”
  
  然后,李一龙面向众人说道:“今日,我汗青武馆重新开馆授徒,承蒙各位光临,还有一事,请大家做个见证。几十年来,我们汗青武馆和震威武馆争雄于彭城,十五年前,我汗青武馆败于震威武馆,为践行誓言,武馆遣徒关门,家父蒙羞身亡。今天,我也准备当着大伙的面,把我们杨、李两家的恩怨做一个了结。”
  
  此言一出,众人议论纷纷,杨馆主健步上前说:“当年我一时气盛,酿成那场悲剧,贤侄若要复仇,尽可放马过来,我先让你三招。”
  
  李一龙说:“杨馆主的好意我心领了,您贵为彭城武林泰斗,地位尤尊,我想先请您帮我们汗青武馆揭牌。”
  
  杨馆主心中一紧,搞不懂李一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心想,莫非那匾上有什么机关不成?可事已至此,又岂能退缩?
  
  于是,杨馆主朗声说:“承蒙贤侄看得起老朽,我就不推辞了。”说着,他来到大匾下面,气运丹田,屏住呼吸,一个旱地拔葱,一把揭下那块红绸子,又电一般闪到一边,还好没任何暗器射出,不过四周却传来了一片惊呼声。
  
  杨馆主忙提功运气,发现并没中毒迹象,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说:“贤侄,这牌我已揭了,我们两家的恩怨怎样了结,你就直说吧。”李一龙答道:“我们两家的恩怨已经彻底了结了,您看看匾就知道了。”
  
  刚才,杨馆主揭牌时只注意有没有暗器射出,至于匾上写的什么,根本就没留意看,听李一龙这么一说,他才定睛望去,只见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汗青书馆”。
  
  李一龙说:“大家都看到了吧,从此我汗青武馆改名汗青书馆,我开馆授徒,不是传授武艺,而是教他们读圣贤之书,这样我们李、杨两家今后将是一文一武,彼此再无恩怨。”
  
  杨馆主这才明白李一龙的用意,感慨说:“贤侄弃武从文,那十几年的苦练岂不白费了,也辜负了你那天下第一师父的教诲之恩啊!”
  
  李一龙哈哈大笑说:“我师父是文章天下第一,这十几年,我跟他读遍了天下圣贤书。”
  
  从此以后,汗青书馆、震威武馆都在彭城不断发展壮大,人们一提到此事,都不禁会感慨:谁说一山不容二虎?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开来之家,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哲理,读一年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