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人心中找寻你
《论语》上记载说,有一天孔子让弟子颜渊、子路谈谈各自想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谈完后,子路便问孔子有何想法,孔子只简单地回答了三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话似乎答非所问,实际上却提出了一个几乎是完人的要求和标准。
试想一个人能让老一辈对你感到欣慰而放心,朋辈对你信任而依赖,
年轻一代对你景慕怀念,而不是前辈失望、同辈怀疑、晚辈不齿,这岂不是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高标准的形象?
孔子这三条标准全都是以“别人眼中和心中的你是何种人”来做评判依据的,这也告诉人们:
“你是什么样的人,要从别人的眼中和心中来找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