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哥跟我走
月亮哥跟我走
“月亮哥,跟我走……”这是小时候在月下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念唱的童谣。当时不知它的含义,更不知它所蕴含的情感。稍大些时,在月底下行走,月亮真的跟着自己翻山越岭,特别是在水边伴随自己亦步亦趋,感觉很神奇和亲近。上学后,渐渐地接触了一些有关月的文字,其中多为古典诗词。原来月亮、月光、月夜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月亮是美丽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夜是神秘的,她被赐予女性化的命名:婵娟、嫦娥。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一轮明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在中国大地上有许多关于月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蟾蜍蚀月、吴刚折桂、仙人乘鵉。人们赋予了她美好的想象,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明月历来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来源。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望月怀人的描写:“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此后月的诗意被越来越多地开掘。李白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苏轼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前赤壁赋》)。不管是初月、新月,还是满月、圆月,月晦,月蚀都有人歌咏。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人对于月的感受也有差异。古人言“春风可喜,秋月使人愁耳”(《后山诗话》)。同时由于人的际遇不同,心情不同,同一轮明月,同一个物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产生不同的诗意。“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表露的是愁思。“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表露的是孤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露是愿望。历代文人大多推崇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其中有关月的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等等。他将月与其他相关的景物融合在一起,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静谧、明丽,衬托出了人格的高尚和纯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当然,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最多最典型的是相思。“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月亮哥,跟我走……”给人一种内心的依恋和亲近。“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依依向我不忍别,谁是峨眉半轮月。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陆游《舟中对月》)。在诗人看来,江月一路随行,情义殷殷,胜过故人。第二,月光素白、柔和、宁静、圆润等特性符合人们普遍的审美心理,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望见她便会勾起对往事对故人的回忆。明月之下,游子思念亲人,闺妇牵挂丈夫,征夫心怀妻子,同窗想念朋友等等。“清风明月苦相思”(王维《伊州歌》)。并且人事在变,而月千古恒守。因此人们对月注入了深层的情感,倍觉依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皓月当空,见者或悲或喜,各有体悟。月光照进房里,李白便浮想联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月下行舟,王安石思虑重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颠沛流离中的杜甫望见明月便思绪万千:“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念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第三,一轮明月能同照两地,家人在月光的照耀下,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能同时思念对方。明月就成了思念的纽带。“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王佺期《杂诗三首》)。杜甫在《月夜》(见前面)中用一轮明月照耀历史与现实,此地与彼地,亲人和自己,从而引起了高度的共鸣。
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人们会多方位、多角度地审视自然,审美明月。玩月、待月、问月、送月、望月、拜月、对月、赏月……不同的视角,情境各异,情趣纷呈。由此月的诗意被开掘的愈加丰富多彩。“人皆有心,而心心不同,正如千江水流,所映照出的月华也千差万别”(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明月本是自然界极为普通的一个物象,然而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 ,融进诗人的情感,她就具有多重意象:在恋人眼里是海誓山盟;在游子和征夫眼里是思念;在孤独寂寞者的眼里是凄清;在迷茫者的眼里或许是一片微弱的光明……“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表露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情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反映了王安石再次被任命为宰相,月下离开钟山,乘船前往时的重重心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月”这个意象所蕴含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意义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因共有明月,空间相通了。“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则强调虽然有距离,两人悬隔,而在具体时间上然可通过月来维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时空的高度统一得益于“跟我走”的“月亮哥”能同时照彻思念的两端,能照亮万里之遥的心灵之窗。
也许我们太过于关注当前世界的缤纷美景,而忽略了自己成长过程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如曾经伴随自己一路翻山越岭的那轮明月,如在明月下和同伴们在禾场中一起游戏、一起念唱的童谣。回眸往昔,静下心来哼哼童谣,品品其韵,也许倒能从中觅得一份心灵的慰藉,感知一些自己成长的快乐。儿时歌谣里的那轮明月,值得用心来重新擦洗,擦亮的不仅是儿时的月,也有自己的心!
今后的岁月中,我会常常轻轻念唱:“月亮哥,跟我走……”
- 上一篇:月缺,不美也诗意
- 下一篇: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