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享受过生活 – 开来之家

不曾享受过生活

潭溪医院周喜根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些年,三年自然灾害营养不良,但从不影响童年的梦想就是疯狂的玩耍,读小学作文写的批林批孔,克己复礼,抄写大字报,读小人书,呷阶级餐,学雷锋好榜样,唱着东方红。红梅赞, 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经历了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到一职难求的变化;经历了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盛;经历了你有我也有的和谐社会,到贫富差距远不止是光脚步行与宝马代步所能比的巨差。社会的巨变让他们比任何一代更能体会坐过山车的震撼。岁月的沉淀令面对富贵与荣华、权力与权利,表现得更为从容和淡定。面对多元的社会,他们比任何一代更包容,心态更为积极。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相信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想起那些年,每家都很穷,但是孩子们又得多,当老大的要照顾弟弟妹妹,哭的要哄,闹的要抱着,要想出去玩都要带好几个拖尾巴,兄弟姐妹感情很深,那时没有致富门路,唯有家家养猪补贴家用。还我们放学回家,爹娘准备了竹篓和镰刀,不分男女的娃娃们,上山放牛,下田野打野草喂猪。孩子们如摔伤割伤根本没有药吃,用块旧烂布条包裹下就行,一条猪喂到过年有120斤的毛屍,说明很富裕了,孩子们只要五六岁都得分担家务,谁说女孩是小棉袄,男女一样都会刷锅洗碗做饭,没柴了都得上山去检去偷 ,不然下顿饭就没指望了,

回忆起读书的那时少年时代,国内广泛开展“批陈(伯达)整风”等运动,掀起“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热潮。特别是全国上下大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国际歌》 印象很深。但是,在学校读书的我们,最吃惊最骇人听闻的还是那些年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改变, 最后林彪等人劫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对于林彪,我们从小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十大元帅”之一,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文革开始,林彪更是大红大紫、风光无比,成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并作为“接班人”写进九大党章,电影上、新闻照片上,经常有他和毛主席在一起的镜头。那时,人们高呼“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口号,少不了要呼“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这一句。人人手拿的那本“红宝书”,扉页里赫然写着林彪的题词:“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一个“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副统帅”,竟然成了反革命集团的头子,阴谋反党,投敌叛国,横尸异域,一时间真让人难以置信、不可想象。但事实告诉善良的人们,这一切都是真的!

那些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考大学生。他还将先前招生的“文化条件”做了修改,把“一般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规定,改为“初中毕业以上”不久,国务院下发文件,决定大学招生“在群众推荐、政审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考查”。听到这一喜讯, 进取向上的学生摩拳擦掌、兴奋不已,让憧憬变为现实。久违了多年的学习风气,重新吹拂在 校园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接踵而来的阴风暗雨,破灭了莘莘学子的美梦。在那年代张铁生在试卷背面写到: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也能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 学校也对此事展开讨论, 当成“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法西斯专政的暴行”靶子,在全国开展批判。 张铁生文化考试,在几乎“白卷”的理化试卷背后,写上“一封信”,被人“整理”公开发表在人民日报等媒体,轰动全国,成了反对“旧高考制度复辟”的“白卷英雄”。几个月后,北京日报发表北京一位小学生的《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那抵制“五分加绵羊”、“师道尊严”的反潮流精神,也在全国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喧哗声中热闹一番。

那些年我们就是在这次大肆否定文化学习和考试的阴霾读小学 。那些渴望考大学的学生,满腔激情化为一盆冰水,哭也哭不出声。古人云:人定胜天,造化自我。但在人妖颠倒的时代,至理名言也可能“失效”。我们这代人今后将有更多更大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连老天都落泪了!”大家听了这话,都默不作声,心中掠起一丝悲哀。那时农业收入太低,收不抵支,到了农忙时节动员学生和老师到农村支援农忙季节,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进行政治挂帅,那些铁杆贫下中农就是少干活也会挣高分,最倒霉的五代分子做最苦最累的活也不敢有怨言,否则开批判会,改造他们的思想,到了年底平均口粮不够300来斤,还要加上红菇什么的,我记得有位农妇问我父亲,不知道那天能呷餐饱红菇就满足了,所以挨饿是常事,大多都是面黄肌瘦,队里根据看不肥胖人。很多人家过完年,只好挖野菜呷粥汤,搞点酸菜充饥度日,那时每个人能分到6尺布票,有的根本没钱去买,只好借给邻居们,但衣服颜色只有蓝色灰色比较多,根本没有奇装异服。那年代农民除了交公粮外每年还要向国家交公猪三头,价格不过五角钱,那时候人们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学习开批判会,好多事至今历历在目,

虽然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虽然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硝烟战火,但经历过计划生育,但我们却没有真正的享受过生活。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因为兄弟姐妹众多,绝大多数都是由哥哥姐姐带大的,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疼爱。又因刚刚停止硝烟,我国的生活水平极为低下,又经历了60年的饥饿,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因此这一代人的童年是不幸的,没有快乐,只有饥饿与贫穷。过的是衣不裹体,食不饱肚的生活,绝大部分文化水平偏低。 二十年以后,我们长大了,也是改革开放的开始。我们凭着一身的力气,一股子的干劲儿,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到衣食无忧,应有尽有。我们都是新中国建设的主力,也是单个家庭的顶梁柱。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担负着重担。对上要赡养父母,尊敬长辈,对下要抚养子女,投资教育。 对于子女我们更是百般呵护,加倍疼惜。把自己童年不成有过的梦想与关爱,全部加之给了子女。而现如今我们处于子女婚嫁的阶段。此时的婚嫁不同于他们那个年代;讲求的是排场,追求的是浪漫,比拼的是金钱,还要有楼房,屋内装修,家电齐全,一切都是钞票堆积而成的。钱从何来?都是我们这代人紧衣缩食,任劳苦干,积攒下来的。一场婚礼下来,我们已是所剩无几,甚至是全部积蓄。 往事不堪回首,不同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同前人和后人不一样的思想和处世原则,回忆那些年我们在观照历史的同时去寻找符合时代特征, 虽然已是年过半百,但还要继续劳作,因为我们要积攒后半生的养老钱。所以说: 不曾享受过生活,一直在奔波劳碌。使我们出生那年感到骄傲和自强不息。


  • 上一篇:从未完成的梦想
  • 下一篇:强扭的瓜不甜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