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民返乡创业捞金
古老的中原大地,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正风起云涌。
2016年以来, 河南省返乡创业农民工累计达92.76万人,创办企业47.38万家, 带动就业471.52万人。 从 “北雁南飞”到 “群凤还巢”, 一个人力资源大省正悄然发生着巨变。
引凤还巢老乡决心走回来
在一片绿色的田园里, 马圈、 鹿舍、 牛棚、 鸡栏一字排开, 桃、 葡萄、 梨、 香瓜硕果累累, 丝瓜、 茄子、 扁豆、 野菜星罗棋布……这是平舆县归源农业合作社里的热闹景象。
马海瑞是这家农业合作社的创办者, 也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在平舆, 像马海瑞一样返乡创业的, 已有2.5万人, 创办各类企业3600余家,带动就业11万人。
在河南省的其他地方,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在鹿邑县, 明新集团的创办者梁庆之此前在深圳从事化妆刷加工生意, “是家乡的感召, 让我下决心把在深圳的企业整个搬回来。”
打动梁庆之的是河南省大力实施的 “凤还巢” 工程。 鹿邑县主要领导带队到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走访看望, 利用过年过节登门拜访, 诚邀他们回乡创业。 “2015年3月28日,那是朱良才书记上任的第一天。听说我回乡探亲, 朱书记特意来家看望我, 同我长谈了3个小时。”梁庆之感慨地说。
正是凭着政府主动亲近的真情, 鹿邑县引回化妆刷企业83家,带动6万多人就业。
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 河南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吸引一大批“挣了票子、 探了路子、 换了脑子”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完善政策老乡放心干起来
一直以来,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面临着融资难、 用地难、 缺培训、 缺服务等问题。针对痛点, 河南省出台 《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 《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条政策措施》 等政策文件, 在财政、 税费、 金融、 土地、 培训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各地也因地制宜, 相继出台各种扶持措施。
平舆县注重把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引导返乡创业项目招聘贫困家庭劳动力。今年3月, 马海瑞创办的归源农业合作社因吸纳了近60名贫困户就业, 政府给予近30万元财政补贴。 鲁山县利用闲置厂房, 建成电商孵化园、 丝绵产业创业园, 吸纳返乡农民工入驻电子商务企业28家。 宜阳县依托县培训中心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135人,创办企业22家。
河南省还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 “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 部分市县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推行 “政策性贷款+商业性贷款” 组合模式, 平抑商业性贷款利率, 降低农民工创业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 全省累计发放返乡下乡创业担保贷款215.34亿元。
优化服务老乡舒心留下来
为了让返乡创业者留得住、站得稳, 河南省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服务体系。
在平舆县上河城返乡创业示范园, 记者看到, 街道干净宽阔, 一座座中式建筑错落有致, 公司的广告牌鳞次栉比,这里俨然是一个创业者的乐园。
据了解, 凡是入驻上河城园区的, 政府提供注册登记、社保关系接续、 资金扶持、 人力资源招募等 “保姆式” 服务,还给予免收2年房租、 免税收、每平方米补贴装修费50元的优惠政策。 同时, 创业者在子女入学、 看病就医等方面, 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
在河南, 同上河城示范园区相似的省级示范园区还有27个。 河南省还确定了20个省级返乡创业试点县和50个省级示范项目, 通过典型引领带动,为返乡创业树起旗帜、 立下标杆。
为了提高返乡创业者创业成功率, 河南省人社部门加强创业指导培训服务, 2016年全省共开展返乡创业培训4.8万人次。
脱贫攻坚老乡开心富起来
在平舆县李芳庄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连片的果蔬大棚不可胜数,当地贫困户、残疾人在这里实现了就业。贫困户可以把农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地能收入1000元年租金;也可以承包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并按销售额与合作社五五分成;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按每天60-160元不等的工价挣取工资。在这里,他们成了“三薪农民”。目前该合作社已帮助27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并带动95名残疾人就业。
在汝州,1.2万名汝州籍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发展, 实现了机绣纺织、 汽车装备、 智能终端、 生物医药等新兴主导产业的 “无中生有”, 累计开发各类就业岗位4.5万个, 让1260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破解河南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些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素质,积极鼓励支持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下乡创业。这既是当前河南实现脱贫攻坚的现实要求,也是长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战略途径。”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如是说。
- 上一篇: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分享
- 下一篇:韩国大学生创业人数远远比中国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