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往中的入境问禁问题 – 开来之家

国际交往中的入境问禁问题

入境问禁就是指在进行国际交往之前,首先要对不同交往对象的礼仪习惯、风俗禁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到国外参观访问、考察学习、观光旅游时,必须要对前往国家或地区、甚至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地方的乡土人情、风俗禁忌等情况进行咨询和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做好了这一点,对于我们达到国际交往的预期目的,促进交往双方的相互沟通和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建立稳定而牢固的友好关系将会大有帮助。反之,则往往会在无意之中做出让交往对象反感或者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事情来。这样不仅会伤害交往对象的感情和自尊,达不到交往的预期目的,有的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由于不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触犯对方禁忌而影响与交往对象的关系,甚至招致杀身之祸的事例有很多。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任期间,曾到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在东道国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出于西方人的礼貌,肯尼迪对王后的美大加赞美,并行拥抱和吻面礼。这一举动对欧美人士来讲,是十分正常和得体的礼仪,但却触犯了阿拉伯人的禁忌,并激怒了主持宴会的国王,结果使得宴会不欢而散。另据报道,一百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亚的传教士来到太平洋岛国汤加某个部落,为了向部落首领表示友好,便按照当时澳大利亚人的习惯,提出与部落首领交换帽子。由于语言不通,加上汤加人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于是这位传教士便走上前,伸手去取部落首领头上的梳子。结果触犯了当地人的禁忌,传教士被活活杀死。因为按当地的风俗,部落首领头上的梳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他人触摸这只梳子意味着谋杀首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该部落的后代才发现传教士的被杀原来完全是一场误会,于是集体向传教士的后人真诚道歉。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交往中,由于不充分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禁忌,往往一些善意的举动却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入境问禁”在国际交往中是多么重要。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