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娃娃节的有关资料
白族“娃娃节”,又称“村巷街”。每年正月初五落日时在云南剑川县甸尾街村里巷进行。集市买卖均由儿童进行。
剑川坝子南端的甸尾街,坐在海尾河边的天马山头,街不长,全长不到半里。旧时,主要街市在“义学”门口一带,解放后,搬到了天马山东麓滇藏公路旁边。全村纵横巷道有七八条之多,50年代前的正月初五,“娃娃街”都在小巷进行,正街游人较少。后来随着社会演进,才慢慢改在正街进行。
为了让小孩们在“娃娃街”上得到心爱的玩具,大人们在十天半月以前就为孩子们制作了木质彩花古军器:大刀、宝剑、长矛、弓箭,木制滚轮仿水碓,上下翻跳的“孙猴子”,手摇拨浪鼓,口吹鸟鸣哨,纸糊的各种历史人物的假面具,以及上法制成的“落地响”炮仗等等。这天午后,就将这些玩具摆在村巷两边的地摊上,招徕着来自周围十里八乡穿戴一新、欢欣雀跃的白族小顾客们。解放后,又增添了用“现代化”方法制成的、从大中城市运来的各种精美玩具。
据说,有的时候,剑川甸尾街叫“马羁邑”,是个歌舞兼交易的夜市,男女老幼,聚集村巷,对唱踏歌,通宵达旦,也是教练小孩学会歌舞百-做生意的场所。
又传说,这个夜市是个“阴阳街”,每到正月初五这天晚上,去世了的祖先们从地狱里被放出来,到夜市上会亲人,认子孙。有些死于战乱、没有后裔的“无主孤魂”(被叫做“小人子”),没人供奉施舍,就到处寻事生非,欺骗、吓唬小孩子,所以娃娃们就戴上假面具,挥舞着各种兵器去战恶鬼。否则,小孩被捉、哄走就会没命。于是,到这天夜市,孩子们为了抵御恶鬼,打败“小人子”,必须要弄到面具和兵器,自己身上没带钱的,就设法偷盗窃取。
也仅只在这个夜市里,偷着玩具、窃到东西的娃娃,还被认为是聪明乖巧的精明人,连家人也夸说会偷的孩子有本事、能治鬼;而那些被偷了东西的人,也同样十分得意,认为自己制作的东西能被小顾客看中、羡慕,从此会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除了“娃娃节”,平时是不允许娃娃偷窃的。)
后来,这个夜市被明朝皇帝禁止了,说是“有伤风化”,必须以日中为市。但历史习惯难以改变,甸尾街仍在日落傍晚举行“娃娃节”,年年依旧,一直沿袭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