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宇宙观有哪些差异 – 开来之家

中西方的宇宙观有哪些差异

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曾对中西宇宙观做过这样的比较:“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时,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可以说,西方人以原子论哲学为代表较早地发展了机械宇宙观,而中国人则以元气论哲学发展了朴素辩证的有机宇宙观。

西方哲学在诞生之初即追问宇宙的本原。原子论宇宙观直接从早期希腊哲学的物质本原说发展而来。它由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创立,后经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补充,经过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沉默后,到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反对神学的有力武器而得到复兴。在19世纪初化学原子论等实验科学基础上,原子论的机械宇宙观发展到近代形式。

在中国哲学中,作为确定范畴的“气”概念产生于春秋时代,战国时期其理论概括逐步深化。后经汉代《淮南子》的发展,到东汉哲学家王充那里,元气论哲学真正确立。此后,柳宗元、张载与王夫之等人对元气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元气论成为中国古代有机宇宙观的独特形式。

作为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元气论和原子论都认为宇宙是物质性的、无限的、运动变化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在物质世界有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在这种一致性的背后,又存在着重大差异。

首先,在物质观上,二者存在着无形与有形、连续与间断、整体与个体的不同。元气论认为,宇宙本原的元气是无形的,各种有形的事物都由气化生而成。这种无形的气,是一种连续性的物质形态,“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弥漫于天地之间,并贯穿于各种有形物质而流行无碍。气的连续性使气成为包罗万象、充斥宇宙的整体物质。而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分割的个体,是组成物体的最小单位;原子没有质的差别,但有大小、形状的不同,是“有形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弥漫于虚空中的无数原子成为一种间断性的物质微粒。在虚空中,无数原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相互冲击,因形状、位置等的不同相互结合而构成万物。

其次,在运动观上,二者又存在着化生性与组合性、辩证性与机械性的分歧。元气论认为,气本身具有运动的属性,它通过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而相感相应、生生变化产生出宇宙万物。中国哲学从气的内在功能角度强调气的“化生”性,由内在矛盾的角度揭示了宇宙自身的变化过程,具有较强的辩证色彩。原子论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原子的组合而产生的,原子本身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把变化理解为具有一定质的微粒子的存在以及它们的增加(或减少),从而把运动变化归结为原子的机械性的位移。至于运动的原因,原子是绝对充实、不可分割的质点,就从根本上取消了原子的内在矛盾性,从而具有鲜明的外因论、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性。

元气论和原子论在物质与运动观方面的差异,使得西方哲学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等方面的研究特长;而中国哲学则呈现出偏重功能探讨、辩证综合和整体直观等思想传统。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