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等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特点
锡伯族通常以一两百户为一村屯,在居住方面,每家自成院落。迁徙新疆后,锡伯族仍按内地的居住形式建房。庭院布局为三合院、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杂物房、牲畜棚舍等组成。正房为一明两暗三间或五间房屋,木框架结构,三面为土坯墙,正面为木板墙,其上部设通开间的木格窗。室内隔墙为木隔扇门,两坡顶屋面,最初有瓦,后来无瓦,草泥屋面。
经过200多年的岁月,锡伯族的居住也“入乡随俗”,为了适应地方气候特点和地方建材的情况,逐渐改进民居。如两坡顶的坡度减小了,后来又改为一坡平顶;窗户原各间都满开窗,后来窗小了、少了,结构体系也非全木框架形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方法。每间均由土墙承重,于是室内难以见到古老传统的木棂花格门。屋顶出檐由檐椽和飞檐椽的两层挑檐改为单层挑檐,甚至选用平顶女儿墙。建筑风格也就随之改变了,但庭院布局仍然保持单幢建筑组合成四合院的形式。
以哈萨克、卫拉特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为代表,民居装饰艺术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勤劳的妇女手工刺绣的花、鸟、几何图案的挂毯和布帘为主的毡房装饰。这些挂毯和吊帘是毡房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犹如古典建筑的壁画一样为建筑主体增添光彩。其图案花样繁多,如云头彩、三角形、弓形、公羊角形、双曲线形、漩涡状、流水状、起伏状、三叶草式、水草式、月季花、星花、日出花、太阳花等。
另一部分是通过固定式民居的外檐廊的柱子、檐头、外墙、门窗、栏杆、台阶等构件的细部来达到装饰效果。如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住宅的门窗、室内传统家具和手工艺品,卫拉特蒙古族住宅的檐头和屋顶等,都有着很浓郁的民族风格。尤其室内装饰,在墙上挂民族图案的手工刺绣壁毯和吊帘,卧室和客房内均设炕,炕上铺花毯,炕头叠放着各式被褥和枕头,还有的在炕头上挂狼皮和狐皮,一方面为了避邪,另一方面起装饰作用。大多布置还保留着传统毡房的布置形式,但有些新民居不设炕,而以新式床代替,旁边摆放桌子,座椅、茶几等现代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