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族谱的发展与特点 – 开来之家

满族族谱的发展与特点

满族是最重视宗族发展的民族,非常重视各支系的传承关系,在没有文字时,便以结绳记事的原始方式,留下了无文字的族谱。

在满族的祭祀中,要祭“佛托妈妈”,这位显赫的女神,意即柳始母,被族人尊为“子孙娘娘”,佛托妈妈多用一个黄布口袋代表,俗称“妈妈口袋”。妈妈口袋里装一条几丈长的线绳或麻绳,俗谓“子孙绳”,或称“长命索”。绳上系有代表宗族成员的各种象征物,如弓箭、小摇车、红布条、蓝布条、铜钱、羊猪嘎拉哈等,以此来分辨辈分,每一代有多少男女,这里还寄寓了对晚辈子孙的厚望。子孙绳越长,系物越多,就象征着从始祖母起始,家族兴旺,子孙昌盛,其实这就是满族最原始的“无文字的宗谱”。

后来有了“档子”,这是由氏族中专门书写的“榜色达”来书写,是木刻或书写在桦树皮上或兽皮上,其内容是族源神话,族中的大事记,族中成员等。

满族入关以后,满族氏族都普遍创立了宗族族谱,努尔哈赤的满文《玉牒》,就是那时族谱中的谱系表。世居宁古塔满族的满文族谱,也是那时立谱的,到康熙朝中期,因满汉文化的交融,出现了满汉文合璧的满族谱书。时至清末,大部分的满族家庭的族谱,都译成汉文了。

满族立谱的目的是“明世系,别支派,定尊卑,正人伦”。因“支派繁衍及居住变迁,必修谱书,以辨亲疏长幼之序”。这和汉族的族谱一样,是家族宗法制的反映,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封建宗法家长制,即高祖、曾祖、祖、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等九代传承。

宁古塔的满族家家有谱,因年深日久,分支日繁,迁徙多变,谱情各异。各氏族都以立谱、修谱为族中大事,至今传世不休。立谱、修谱都由本族长穆昆达和族中最高辈分的“老岗子”及族中德高望重者共同议定修谱事宜。

满族修谱一般选龙虎年修谱,取龙腾虎跃、家族兴旺之意,但也有选鼠年修谱的,这是人口稀少的家族,认为鼠生殖能力强,取其子弟繁盛之意。大多数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议定修谱后,由穆昆达通知族人,先要上坟、祭祖,平时族谱是放在祖匣中,祖匣又称“佛爷匣”,放在西墙的祖宗板上,修谱时要“请谱”,把祖匣取下,然后取出展开。谱分两部分:一为谱册。这是供奉祖先的世系表,表皮上有仿官印朱笔写成“宁古塔满洲××旗××氏族(宗)谱”,册内写有谱序,说明祖籍、入旗时间、何时迁至宁古塔、祖辈官职及功德等,其余均为世系表。二为谱书,详细记载族源、历史沿革、迁徙居地、田产管理、族规族训、祖坟祭祀、祭祀仪式、行辈排字、世系分支、族人户口、夫妻配偶、所生子女等。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