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方言中的“老儿子”、“老闺女”
与北方人聊天,聊到子女时,常可以听到这样介绍:“这是我的老儿子(或老闺女)。也有人说:“他是家里的老疙瘩。”外地人不禁生疑:家里既然有了老子,又何来“老儿子”“老闺女”,那“老疙瘩”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从何而论起的呢?
原来,这几个词指的是家庭里最小最后出生的儿子或闺女。“老”在这里是“最小”的意思。究其根源,这“最小”的意思也是从“老”字上来的。
旧时,人们生育没节制,而且社会鼓励多生。自古就有多子多福,子孙旺盛之说,所以人从结婚之后便一个接一个地生,直到自然年龄不允许再生为止。家里子孙满堂,最小的儿女与其长兄长姊年龄悬殊很大,以至出现长兄娶妻之后,婆媳同时生育的现象。街头常见大女孩怀抱的不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而是叔叔或舅舅的现象。嫂子比小叔子大二三十岁的现象屡见不鲜,故有“老嫂比母”的话(这里的“老”是岁数大的意思)。
对于“老来得子”,或“老来子”,省略语便是“老儿子”或曰“老闺女”。这里的“老”字便有了“最小”,“最末”的意思。
这就是“老儿子”的来历。那么“老疙瘩”又是怎么来的呢?
北京人将某些固态物称为“疙瘩”,如“石头疙瘩”、“土疙瘩”;吃食上有“咸菜疙瘩”、“芥菜疙瘩”和“疙瘩汤”,引申出去还有“金疙瘩”、“宝贝疙瘩”等。
人到老年,怜子之情愈来愈浓,对老年之后得到的儿子——假如前边是一堆女儿后骤然得一儿子,自然倍加珍惜与疼爱,视之为宝贝疙瘩,在这个意义上,“老儿子”便成了“老疙瘩”。
由“老儿子”的“老”而来的“老叔”、 “老舅”、 “老姨”、“老婶”、“老舅妈”、“老妹子”的称谓,都是这个意思:排行里最小的。
由人的最小的意思引申出其他的“小”生物,例如,小麻雀叫“老家雀儿”、“老家贼”,小耗子叫“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