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成因与危害知多少 – 开来之家

寒潮的成因与危害知多少

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区域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的就称为寒潮。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而且对南方的植物而言,气温不必降到5℃以下就已经形成灾害,所以标准并不完全统一。

冬半年(包括秋末、冬季、春初),高纬度的大陆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很少,加之高纬地带为大量的冰雪覆盖,反射率很高,因此气温很低而气压很高。干冷空气在那里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从源地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在较低纬度地区就可能形成寒潮。

影响中国的寒潮冷空气有三个源地:新地岛以西的北方寒冷洋面、新地岛以东的北方寒冷洋面和冰岛以南的洋面。源于这三个源地的冷空气先在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积聚增强,形成冷高压,然后以爆发式南下侵入中国,形成中国的寒潮。冷高压的强弱决定了中国寒潮的路径,主要有三条:

①西路:自西伯利亚,经新疆、青海、河西走廊,沿青藏高原东侧南下,经常可达华南。这路寒潮对中国西北、西南、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②西北路(或中路):自蒙古侵入中国,经河套地区、华北平原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冷空气多从北纬25度-30度入海。这路寒潮影响中国的次数最多、强度最大。

③北路(或东路):自贝加尔湖以东侵入中国,经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平原南下。这路寒潮强度较小,发生次数也较少,常常只影响到东北地区,在北纬35度以北入海。中国的寒潮多发生于10月至翌年4月,以11月、3月最多。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因其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等危害较大,尤以对农业的危害最大,它使我国长城以南广大地区的越冬作物遭受冻害。强寒潮到达华南地区,还会使热带作物受到严重的冻害或被冻死。晚秋寒潮形成的霜冻影响夏秋作物的收成,早春寒潮形成的低温阴雨天气,会引起南方早稻烂秧等。

除对农作物造成伤害,使粮食减产以外,寒潮带来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也会导致以下灾害: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如1998年3月18-22日,农作物普遍遭受冻害,同时出现冰雹、大风、降雪或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多灾并发,我国南方出现少见的春季强寒潮,安徽小麦受冻面积187万公顷,农作物大量减产,各种经济损失达28.8亿元;河南小麦、油菜受冻面积72.5万公顷,倒塌房屋1.6万间,损坏塑料大棚1436座。

预防寒潮,重要的是发布准确的信息和预报,人们接到预报后可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的船只及时回港,能大大减少寒潮所造成的危害。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