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何历代都要修长城 – 开来之家

中国古代为何历代都要修长城

秦始皇以后,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等封建王朝,无论哪个民族成为中国的统治者,都继续修建过长城。

历代封建王朝修长城,都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那些飘忽无常、英勇善战的草原骑兵,使政府军队防不胜防。历代军事家就以“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巧妙利用天然地形修筑长城,以阻止来犯者的进攻。

秦始皇修筑长城,巩固了新建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安全,保障了中原地区较先进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汉朝国力强盛,匈奴降伏,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保护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和长城内的屯田粮食。而明代修筑长城则是纯粹是出于军事目的,防止日益强大的东北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入侵。

修筑长城有利还是有弊?历代都是有褒有贬,众说纷纭。汉文帝、桑弘羊、唐太宗、杜甫等认为:自古明王就是备战设防,否则就不能保卫国家的安全,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贾谊、司马迁、贯休等则斥责秦始皇暴虐,修筑万里长城是劳民伤财。

清朝建立后,改用宗教信仰和政治分封等手段,笼络北方其他民族部落的首领,以巩固它在这些地区的统治,长城就失去了其军事价值。因此,康熙皇帝说:修筑长城,实属无益。在这里,我们稍加分析,便可得出利大于弊的结论。

修筑长城为历代军事家普遍公认的重要而又有效的防御手段,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效地防御了草原上南下的奴隶主贵族的入侵,保卫了汉唐文化。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