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山西娘子关、平定的货郎担 – 开来之家

旧时山西娘子关、平定的货郎担

在山西娘子关、平定等地的偏僻山乡,时常会看到一些肩挑担子,手摇拨郎鼓的买卖人走乡串村,四处叫卖。这种流动性的经商习俗,是山村特有的风俗,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

山西地区的商业贸易兴起较早,在长期的商业民俗传承中,形成了多种经营方式,诸如长途贩运、坐商经营、游商送货、集市贸易、庙会交流等,构成了维系城市乡村经济的商贸网络。娘子关、平定的货郎担即属其中的游商送货一类。这些从事肩挑贸易的货郎担,腿勤、嘴勤、脑筋活,靠辛苦换来微薄的收入,人们称之为小商小贩,当地俗称为“挑八股绳”。

娘子关、平定的货郎担,最初出现在汉朝。明朝以后,随着商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商品式样更加繁多,外商洋货也涌进中国,平定、娘子关的货郎担也逐渐增多,经营的商品有针线、纽扣、顶针、扑粉、胭脂、雪花膏、梳子、发卡、各色头绳等小百货,当地称为“卖口钱的”。

货郎招待买主的办法是手摇“拨浪鼓”,每到一地,先摇一阵拨浪鼓招待群众,尔后开始买卖。

那些小姑娘、老太太、媳妇们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货郎上门,喜笑相迎,前去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再看看货郎的担子更是有趣,一根扁担,一头挑一个象食盒一样的木箱子,箱内安有多层小柜,装有几层抽屉,最上面一层装有玻璃,内盛样品,以便顾客挑选,下面才是全部货品。

其他肩挑商人仍以叫卖为主,招徕顾客的方法也与货郎担有别,如收碎钢破铁的是敲一面铜锣,磨剪抢刀的是吹铜号。收破鞋烂袜的,被称为“收破烂的”,每到一地则是凭着自己的高喉咙大嗓子大声吆喝,成年的妇女拿破烂兑换针头线脑等日常用品,儿童们喜欢用破烂换玩具,如琉璃蛋、泥泥狗等。

解放后,货郎担的队伍更为壮大,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开放,山区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增大,需要更多的货郎担。货郎担的队伍也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性的,常年串村销售;另一种是季节性的,他们农忙时不出动,等瓜果成熟、蔬菜收获、鸡蛋旺季或逢年过节时就肩挑各类商品,四处销售,还送货上门,订购赊销,他们把当地群众需用的挑进来,把城镇群众缺少的山乡土特产买回去,沟通了城乡商品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很受群众欢迎。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旧时山西娘子关、平定的货郎担大多已成为了历史,或将很快就会成为历史了。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