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的鱼和渔 – 开来之家

鄱阳湖的鱼和渔

鄱阳湖上最美的诗句之一当属王勃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构成这片美景的最主要要素就是两个字:鱼和渔。

由于受携带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促成了“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为鱼儿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成为具有最大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

自古以来鄱阳湖就是我国富饶的淡水鱼库,湖区共有140种鱼类,将近占长江水系中鱼类的一半,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主要优势种有鲤鱼、鳊鱼、鲂鱼、鲩鱼、鲢鱼等。其中中华鲟、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鲥鱼是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保护鱼类。不仅是鱼鄱阳湖还有包括濒危物种龙骨蛏蚌在内的87种贝类和占江西已知虾类80%的各种名虾,再加上106种包括淡水海绵、水螅、腹足类、瓣腮类等在内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指示生物的底柄动物,以及上百头珍贵的江豚,足以看出生态多样性在鄱阳湖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水生生物的丰富种类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勤劳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鱼米之乡”的美誉提供了先决条件,但美誉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百姓的幸福安康。老百姓的幸福又取决于什么呢?纵观历史长河,长盛不衰的只有渔业。

千百年来,鄱阳湖的渔业像一颗颗碧亮的珍珠绽放着光芒。有的渔民农忙时以农牧生产为主,鱼汛时兼顾外出打渔:有的渔民以渔业谋生,从早到晚驾船走南闯北,过着漂浮荡漾的日子:有的则忙里偷闲,贴补家用。时间一长,尤其是在中国这片极富想象力和神话色彩的土地上,自然少不了一个又一个真假难辨的历史传奇。相传星子县有一个泊头李村,专门负责管理水域上往来舟楫的赋税,无奈强盗经常出没,破坏税赋收缴与渔民作业。该村以武术闻名的村民李老三决定教训一下强盗,他伺机飞跃至强盗乘坐的帆船桅杆上,穿破船盖刺伤强盗的双眼。不久,强盗夫人前来报仇。她误以为衣衫褴褛、正在放牛的李老三是个伙计,问他是否认识李老三。李老三用两只手抓住牛的四只蹄放在水塘里洗净,然后带她到村庄去,结果女强盗无功而返。没过几天女强盗又来了,只见李老三头顶200多斤的春米器给她倒水。女强盗恍然大悟,识破了李老三,于是两人就来到沙地比武,苦斗几百个回合李老三智取女强盗,但他并不加害于她,而是扶起对方握手言和。从此,李老三威名远扬,鄱阳湖星子水域平安了很久。

传说虽美,但归根结底,打渔还是一件苦差事。据说每次下湖捕鱼前,大家都要先到老爷庙烧香祈祝,在正式捕鱼的当天凌晨燃放鞭炮,几百个男人在同一时间下湖捕鱼(女人不许下湖),按照事先划好的作业区域捕鱼,一去就是三个月,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渔民们在极端艰苦的水上生活中,倾吐苦水和表达思念的最好方法就是渔歌。沿湖地区的广大渔家,在平静的湖面摇橹行船时,乐于大吼山歌;推船下水、捕鱼拉网时,喜欢吆喝号子;思念妻儿时,则高唱“我们抛妻别子外出谋生,妻儿老小牵肠挂肚,盼望着亲人安全回港”的悲切。妇女们织网晒网、从事渔事时,愿意哼唱小调以解闷乏;平静休闲时,则爱唱“莲花落”、“渔鼓”等小曲;想念丈夫时,脱口而出的便是“望郎歌”。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