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语睿智的 “三语掾”-阮瞻
魏晋时期,陈留(今河南尉氏县)阮氏,是一个出了不少独具个性名人的高门士族。其中最有名的是阮籍,他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作家,与嵇康齐名,并称嵇阮。阮籍之父是“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氏所重。阮籍与其侄阮咸,同列为“竹林七贤”,而阮瞻则是阮咸之子。
据《晋书•阮瞻传》载:阮瞻“性清虚寡欲,自得于怀,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辞不足而旨有余”。这与陶渊明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很有几分相似。
阮瞻“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之弹”,“内兄潘岳(晋代著名文学,与陆机齐名,并称“潘陆”)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由是识者叹其恬淡,不可荣辱矣”。有一天,阮瞻去拜访司徒王戎,王戎亦属“竹林七贤”,是著名的玄言清谈家。
当时清谈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王戎于是问阮瞻:“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圣人,指的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名教”,即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等封建文化的总称,儒家文化是其主体;老庄,老子和庄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自然”,即魏晋时期玄学所讲的总规律(道),包括自然观和人生观。
魏晋玄学要打破封建传统礼教的拘束,主张道家的自由,放任,认为这种生活才是符合自然,符合人性的。要问儒道两家宗旨是同还是异,这可是个至关重大而又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问题,没想到阮瞻只用三个字作回答:“将无同。”
“将无”,是魏晋时口语,表揣测,其意与“得无”相同,即现在所说的“莫非”意。“莫非同”,就是相同,只不过话说得婉转一点。王戎听后,“咨嗟良久”,并立即辟阮瞻为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这个任命颇为特殊,时人称阮瞻为“三语掾”,即仅凭三个字的回答就做上了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