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帮文化的历史回忆
云南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运输方式。面对险恶而随时变化的环境、生死与共特殊的生存方式形成马帮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行话,形成独特的云南马帮文化。
云南的马帮运输始于公元前4世纪,到了近代,以昆明为中心,广支支驮着各地特产、货物的长途驮运马帮,行进在通往东西南北的几条干线和许多支线上,成为沟通西南贸易的重要交通工具。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内地大城市相继失守,昆明成了后方重镇,人多、货多了,然而公路少、车辆缺,马帮运输又应运而兴盛起来。据统计,当时云南有17条通向省内省外的主要马帮运输线路,总长9000多公里,驮马多达43,000多匹。
赶马人一般负责四匹马,每匹驮货 60公斤左右。途中赶马人结伴成帮而行,因此俗称“马帮”。依照俗规,马帮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匹大骡子,它头系红缨为饰,额顶佩挂一面俗称“照妖镜”的小圆镜,颈挂两个大铃铛,雄纠纠地在前开路。它叫“大铃”。第二匹马,颈戴一串系了12个铃铛的圈儿,它叫“二串”,又称“应山铃”。
铃声是马帮的信号。山径崎岖、狭窄,赶马人听见前方的铃声,知道对面来了马帮,便赶紧上前拢住自己的带头“大铃”,让马儿靠边,以使双方的驮马都平安通过,免得相挤跌下山涧,或把马背上的货包碰翻,或将货包撞坏。
从前山里土匪猖獗,常在深山僻静的地方,拦劫马帮。尽管当局也雇了一些丁壮,组织了“保商队”。可是,一来防不胜防,二来兵匪难分,一些保商队有时甚至扮成土匪行动呢,为此,土司、官家的马帮,一般都配备了武器,快到强人出没的地方时,他们先朝天放几枪,以示威警告:“别瞎了眼,抢了我们的马帮,决不轻饶你们!”一些常来常往的马帮,则与沿途土匪达成默契。分利若干。
有趣的是,一些大马帮,除了带狗,还有带猴子的,让它当马帮的“瞭望员”兼“马大夫”。行进途中,猴子骑在头马上,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倘若发现前方有了险情,立即吱叫报警。进马店歇息时,猴子抢先跳了进去,闻嗅厩棚和料槽。如有病马歇过、吃过,猴子便能嗅出异味来,立刻发出怪叫声报告赶马人,以免驮马染上疾病。猴子还经常嗅闻马匹,要是哪匹马风寒初起,或郁结成疾,它也会叫唤报告主人。
马帮路过平川坝子时,赶马人总算稍得清闲了。这时,看着袅袅炊烟、葱绿庄稼和村姑农妇,赶马人不免泛起对家园和妻小的思念之情,于是,善歌者想起赶马的凄苦生活,即兴唱起了赶马调:
石榴开花红又红,
有女莫嫁赶马人。
吃饭好像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