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矛盾与冲突 – 开来之家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矛盾与冲突

继肃顺、慈安、奕訢之后,慈禧太后需要对付的又一个对手就是侄儿皇帝清德宗。她为了长久专制和独裁,不允许清德宗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她要他成为一个奴化、驯服、没有意志、唯命是从的木偶皇帝。

为此她规定,皇帝每天必须进宫向她请安,如实汇报当天的大事小情。皇帝在宫中只能称她为“亲爸爸”,不称太后。她见皇帝,总是板着面孔,冷若冰霜,从无笑容,轻则斥责、喝骂,重则罚跪、鞭笞,极力显示无限的权威与尊严。

清德宗称慈禧为“亲爸爸”,文武大臣和左右侍从则称慈禧为“老佛爷”。这一称谓的发明人是太监李莲英。一年,北京一带数月干旱,按照惯例,慈禧举行仪式,向西天佛祈祷求雨。三天后,恰好下雨了。李莲英趁机献媚说:“呀,太后真了不得,连天上的佛爷都听您的话,您就像臣等的老佛爷!”从此,“老佛爷”便成了对慈禧的尊称。

清德宗生活在慈禧的严密控制之下,整日提心吊胆,诚惶诚恐。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按照垂帘之初的许诺,慈禧答应次年归政于皇帝。懿旨刚刚颁布,她又指使清德宗父亲等人,奏请太后继续训政数年。经过“不许”、“不从”之类装模作样的谦让,方“许之”、“勉从之”,办法是:“一切政事,恭候懿旨遵行”。也就是说,清德宗亲政,事事必须由慈禧定夺,他只是“遵行”而已。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为了达到控制皇帝的目的,强迫清德宗立自家兄弟桂祥之女为皇后。次年,清德宗十八岁,举行大婚典礼。这时,慈禧再无任何理由继续垂帘听政了,迫不得已,只好宣布“撤帘”,归政于清德宗,转而在幕后操纵皇帝。

慈禧操纵清德宗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清德宗的皇后,她实际上是慈禧安插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坐探;二是世铎、徐桐、孙毓汶等朝臣,他们都是慈禧的心腹,组成“后党”,严密控制着朝政中枢;三是李鸿章等地方实力派,他们的心目中只有慈禧,根本没有皇帝。心腹太监李莲英也奉命监视着皇帝的所有言行。

清德宗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亲政的。一方面,他受老师翁同稣的影响,很想干一番事业;另一方面,他受“后党”的钳制,什么事也干不成。诸如颁布政令、任免官员等大事,他虽然决定了,但若慈禧不同意,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在后宫,清德宗对皇后毫无感情,一心眷恋珍妃、瑾妃姐妹,这更招致了慈禧的忌恨。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5年),中日战争爆发。清德宗在一些正直朝臣的支持下,极力主战,企图通过战争的胜利提高自己的声望。慈禧也是批准对日宣战的,但她不愿意清德宗因此得势,威胁自己的地位。她唆使“后党”成员设置障碍,干扰清德宗的部署,特别让负责军事和外交的李鸿章,按兵不动,不听皇帝调度。结果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凡皇帝赞成的,“后党”反对;凡皇帝急于要办的,“后党”故意拖延。战争的结局可想而知,清军惨败,以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而告终。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