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代的裳、邪幅与芾分别指什么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的服装里面没有裤子,保护下体的衣服称为裳,也有的古书里面写作常。关于裳的起源和发展情况,汉代的大经学家郑玄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说法:
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独存其蔽前者,重古道而不忘本也。原始时代的人们之所以“先知蔽前”,是因为羞耻观念的产生,所以要用兽皮在前面遮羞。裳即起源于这前后两块布幅。到了周代,这种裳逐渐演成位于左有两侧的部分有折叠,面前面正中的部分则方正。这样,不仅行走时方便,而且也比较美观。
邪幅的出现应当也是比较早的。古代的裳虽然可以用于遮羞,也有一定的保暖作用,但是在寒冷的季节却不足以保护两腿。古人用比较窄的布缠绕于腿上,一般是从足至膝斜着缠绕上去,为了御寒,这样的缠绕往往有数层之多,和后世的裹腿类似。周代将这种裹腿称为幅或邪幅,《诗经》里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的句子,说明邪幅确在腿的下部。
周代贵族为了美观,常在裳的外面罩上一块类于蔽膝一样的布帛,称为芾。《诗经》里有“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的句子,说明芾有作红色者。如果用熟制的皮革来做这样的蔽膝。祭服上的芾称为钹。其上都可以施以彩绘,以各种图案来显示其美观和等级的差别。在服丧期间,不能服用有彩绘的铧,而要用素色者,所以《诗经》上说“庶见素铧兮,我心蕴结兮”。
大约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了类于后世的套裤的服装,称为裤。这种裤,左右各一,中间并不相连,故或称之为胫衣。春秋后期鲁国有歌谣说“公在乾侯,征褰与襦”,讽刺鲁君穷得没有东西穿。所谓褰,即裤。战国时期的裤,有所进步,中间逐渐连为一体,并且有用丝绵填充其内而成为绵裤者。湖北江陵马山所发现的战国墓葬里普有战国时期的丝绵裤出土,可为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