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什么灭佛 – 开来之家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什么灭佛

佛教不是中国土产,《西游记》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始于东汉明帝刘庄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不早,但发展很快。一方面,中国人虽有自己的道教,幻想长生不老,羽化为仙,秦始皇就乐此不疲,但道士所说那一套,千百年来还只是传说,人们对成仙绝望,便降格以求死后有另一个世界。

佛教跟道教的一个重大区别便是:不能实证。另一方面,中国改朝换代太多,不时战乱,苦难不已,需要来世的精神寄托。佛教受欢迎的程度很快超过道教,难怪民间迄今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之说。

北魏帝王本来是崇佛的,仅洛阳就有寺院1400所,僧尼数万,可谓普及全国。近2000年后的今天,你到洛阳龙门石窟看看,从那山头雕满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佛像,不难想象当时的人们对佛教虔诚到何种地步。然而,这是个内忧外患的时期,此起彼伏的造反成了拓跋焘最头疼的事。偏偏446年3月,拓跋焘率兵到长安镇压盖吴民军的时候,竟然在佛寺发现藏有兵器,又查出酿酒用具及当地贪官匿藏的财物,甚至还查出寺院密藏女人淫乱。

于是,拓跋焘下诏诛杀长安佛门,并下令全国废佛教,等他死后才恢复。

446年这次更主要的原因是拓跋焘和崔浩两人要改信道教。崔浩是汉人,长相如美女,自比张良,是拓跋焘的重要谋臣。拓跋焘曾指着崔浩,对归降的高车酋长说:“你们别看他纤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他胸中远胜百万甲兵。每当我犹豫不决时,都是他帮我下决心,大获全胜。”

拓跋焘还曾召集众尚书,下令:“日后凡属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拓跋焘常到崔浩家中请教,崔浩进宫见驾可以出入卧室。《战国策》评商鞅“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李贽评晁错“可以说不善谋身,不可说不善谋国”。历史上常有为了国家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的人,崔浩也是个典型。他屡建奇功,屡受厚宠,惹人大嫉。公然灭佛,怨声载道。

崔浩还试图按汉族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区分北魏氏族的高下,直接伤害到一些鲜卑贵族。后来,拓跋焘命崔浩组织续修国史,要求根据实录。崔浩秉笔直书,如实写了拓跋氏一些不光彩的历史。鲜卑贵族无不愤怒,纷纷到拓跋焘那里告状,指控崔浩胆敢暴扬“国恶”。拓跋焘亲自审讯,崔浩有口难辩。正如奥威尔揭露极权主义:“它的丑陋,是其存在的一部分,因为它正在宣称的就是:是的,我很丑,但你不敢嘲笑我。

450年7月,崔浩被杀。在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崔浩同族无论远近,包括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受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人们说鲜卑贵族与赵魏大族(汉族)矛盾太深,崔浩便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国史之狱”只不过是借口。

随着崔浩的死去,这次灭佛事件也逐步不了了之。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