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谦称”
中国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称对方时用尊敬之语。
在说自己时,谦称因身份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不佞”、“不敏”、“晚生”、“学生”、“后学”、“小子”等。单个字可以说“仆(自谦为对方的仆人)”,如“仆窃不逊,近自托自无能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可以说“愚”,也可以说“窃”,“愚以为”、“窃以为”都是“我认为”的意思。大臣在皇帝面前说“微臣”、“臣”,甚至说“奴才”,犯了罪的臣子口称“罪臣”。
下级官吏在上司面前称自己为“下官”、“卑职”。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为“末将”。帝王称呼自己为“寡人”、“孤”(孤指单,寡指少。君主称“孤”道“寡”,是一种自我贬损。“孤家寡人”后来成为君王的专有称谓,其自谦的色彩逐渐消失)。丫环自称“奴婢”。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草民”。
古代女子的谦称也有很多,像“妾”、“妾身”、“贱妾”、“奴家”。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等。这些都是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谦称不仅说自己,在向别人提及家人时也常用,如说自己的儿女为“犬子”、“小犬”、“不肖子”、“贱息”、“小女”、“息女”。说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贱内”、“拙荆”、“山荆”、“荆屋”、“山妻”。
说自己的物品时,言房舍为“寒舍”、“蓬荜(蓬门荜户的略语)”、“舍下”。称自己的想法为“管见”、“浅见”、“拙见”。称自己的文章为“拙作”、“无能之辞”、“鄙贱之语”,而在发言、表演之前,“抛砖引玉”、“献丑”之类的话也必不可少。
诸如此类的谦称,现在多已被淘汰,只是在书面语或外交辞令中,还偶尔被借用,但已贬损不足,幽默有余,成为了语言的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