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明堂”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风水主称穴前的地气聚合之处。明堂始创于黄帝,夏代时称“世室”,商代称“重屋”,到了周代才有“明堂”一说。
明堂作为一处特殊的所在,以宗教为中心,集政事、教化一体。商周以后,明堂的职能渐渐发生分化,主要是天子祭天祀祖的场所。后人对于明堂多少感觉有些神秘,因为至今没有人见过明堂的模样。儒家经典中,亦没有明确记载。后世议论纷纭。
汉武帝封禅泰山后,想仿照古代的传统修建明堂,却无人知道其建筑模式,更不用说具体的样式了。这时,方士公玉带上了一张黄帝时的明堂图,武帝大喜,立即下令按公玉带的图施工修建。汉家明堂有了,但据后人考证,所谓的明堂图其实是伪造的。
公玉带的图都画了些什么呢?一座宫殿,上圆下方,四面没有墙,上覆茅草,周围有水环绕。虽然是虚构的,但后世建明堂,基本都沿用了这一模式。
在各代的明堂建筑中,以唐代武则天在洛阳修建的最为壮观,其高294尺,东西广300尺,号称“万象神宫”,非常宏伟。
公玉带的图并非一无是处,其本身为方士,绘就的明堂图亦有其特定意义。
东汉桓谭曾解释说:“天称明,所以命名曰明堂。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座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风。”
今天,在陕西黄帝陵于1992年建成的祭祀大殿汉代风格,重檐庑殿顶,四面无壁(“明堂”形制)。整个建筑宏伟庄严而古朴肃穆,由36根圆柱形花岗岩石柱围成方形空间,屋顶中央是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这一设计映衬“天圆地方”理念,体现“黄帝明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