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汉服饰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动乱时期,随着少数民族东移南迁,服饰文化也发生了大变化。诚如《抱朴子》云:“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裤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
胡族服饰
胡服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之。至魏晋南北朝,胡服之特点是“上褶下裤”。从敦煌壁画中描绘的胡人形象来看,“戴白毡帽,穿条纹皂褶、白裤、长靿乌靴”。其实胡服的种类相当多,它既有地区之别,又有男女之别,还有季节之别,甚至还有时代之别。
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少数民族供养像均著裤褶,275窟男供养人(匈奴人),头戴冠后垂巾,著小袖褶,白裤,这种裤褶与汉代‘襦裤’有关。鲜卑族供养像则著圆领小袖褶、白布小口裤、乌靴,头裹幅巾,或戴卷檐毡帽,腰束革带,垂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芯、真哕、厥针筒、火石袋)。有的脑后垂小辫,是鲜卑族索头部的风习,当时人称‘索头鲜卑’。还有驯象、牵马、赶驼、驱驴的胡人,均著裤褶。”
由于胡服源远流长,因此变异也较大,特别在胡汉文化交流中,作为服饰文化特质的影响与渗透亦较明显。魏晋南北朝时期,渭河流域出现了缣帛制成的纶巾,它正是汉装的胡化或胡服的汉化之结果,正所谓“胡风国俗,杂相揉乱”。纶巾本于汉代就有,而后来的纶巾大概是在胡人的毡帽上加缝了保护耳与脖子的褐织垂巾。
汉装服饰
汉装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先秦两汉的服饰惯制,另一方面又极力推行服饰的多样化。此时的汉装主要有“深衣”、“亵衣”两种。深衣为宽袖长袍,圆交领,多为皂色,领与袖口均饰白边。由于深衣宽而长,穿者须束腰带。深衣在先秦已成为基本的服饰,其特点是“纯之以采”,即讲究它的色彩装饰。
到了魏晋南北朝,从敦煌壁画看,它依然不减先朝,甚至在用料、色彩、图案等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甘肃汉墓壁画中还可以看出,穿深衣的男人头上常饰帽或巾。妇女多穿上襦下裙。襦比较窄小,讲究花色多样。裙比较长,讲究蔽膝,花色比男子更鲜艳。
北周妇女更加注重头饰,发髻数种,由妇女爱好,随意变换。亵衣为贴身裤,敦煌学者多称其为“犊鼻裤”。多以黑布或白布制成,较短、宽松,适合农夫、工匠劳动时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