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的民房是什么样的?…
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非常缓慢,人们生活条件,尤其是居住条件的改善速度也非常迟缓。直到商代尚无大的改善。但从《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一书的介绍来看,商代民房的建筑比起西安半坡遗址来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板筑、土坯砌筑技术的使用和水井的建造两点。
1956年以来,在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发现了商代遗址,出土了商代中期的重要文物。这个遗址共发现了十二座房屋的遗存,只有一座是“半地穴”式的,其他十一座都是地面上的建筑。房子大小、样式不一,东西南北屋都有,残存的结构较为明晰,有一间的,也有两间、三间的,布局、排列有一定的秩序,墙壁最高的有三点三八米,是迄今我国商代考古中发现的房子墙壁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例。
藁城县台西村发现的商代遗址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号房子。这座房屋是个长方形,东西向(相当于现代的厢房),南北两间式住宅,南北长十点三五米,东西宽三点六米,中间筑有一道山墙,将整个房屋隔成两室,中间的山墙没有门;说明两室不相通。北边的那间屋叫堂问,屋门开在西壁的南端,门宽为零点五米,门道内侧筑有土门槛,房子内长四点二米,宽二点三米,无东墙。有两个柱洞,一个在房檐偏北处,另一个在北墙东端,一半在外,一半嵌入墙内,洞的直径都半尺多,深一米,是个木柱子的遗迹。
这两个木柱洞就是房檐的位置。南边那间叫寝间,稍微大一些,屋门在东墙的南端,门宽为零点六米,房子内长四点三五米,宽三点一米。中部偏北地面上也有个柱洞,深二十厘米,洞底用碎陶片掺草泥夯成陶基。这三个柱洞壁上都残留树皮,足见使用圆木并不剥皮,司马迁说尧舜时的建筑是“茅茨不剪,采椽不刮”(《太史公自序》)是真实的。
发掘情况表明,建造这座房子时,曾平整地基,挖去地面上约零点五米的活土层,再填入纯净的暗褐色胶性土,边填边用小石夯夯实。用小石夯夯砸地基和墙壁是我国早期建筑的特点。
在地基上用木板做成夹槽状,两侧用木桩子衬住,然后装用胶性土,夯实,再将木板拆去,就成一座土墙,上半部用土坯砌筑而成。墙厚四十至七十厘米。从残存的土坯来看,其规格是长三十九厘米、宽三十厘米、厚六厘米,比现在农村土坯略大一些。可见,板筑和土坯砌筑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方式。而土坯的使用,还为用砖做建筑材料提供了启示。墙壁建成后,内外再抹上一层厚约三厘米的草泥,并用火将屋内地面和墙壁烘干,不但墙壁坚硬而且防潮。这座房子山墙的形状已看不清,但参照七号房子的山墙,可知山墙在离地面一点二米处还有一个宽二米多的窗户,与之相对的另一山墙上离地面二点三米处有一个不大规则的方孔,高四十厘米左右,宽二十多厘米。甲骨文中的“向”即是“向”字,向,就是不朝南的窗户。从而可以推知有窗户的山墙那边是住人的房间,带有不规格小口的山墙那边是生火做饭的处所,那个小口即是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