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是黑龙江区域特殊的文化风景线
黑龙江区域的村落多饮用井水,每个村屯都有几口甜水井,远在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八宝琉璃井,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距今已1000余年,这可以说是黑龙江省内最为古老的井。
张贲《东京记》载:渤海宫殿遗址有“左右石井二,白石瓷砌,八角形。”现存的八宝琉璃井就是其中的一口,井深约6米,上口较小,呈圆八角状,约略可见收成角之迹象,由井口下至约60厘米处渐变粗,直径约1米,再下约80厘米处渐收至底,故成瓶状。据方志记载,清代曾掏过八宝琉璃井,发现铁砧、银牌、铜镜、井墩木等,民间传说足当时渤海王饮水用并。
除八宝琉璃井以外,渤海上京龙泉府宫城各区如东、西、北区等,东、西、北内苑以及内城东、西区等都发现了不少口水井。外城所发现的十几眼水井,特别是其中有一眼方形水井,井身全部用条石砌筑,做工用料之精细超过八宝琉璃井,井底穿透玄武岩层,水清纯而甘洌。
据传说宁安的土台子村,原有四到六个土台子,每个土台子附近都有一口水井,村南有一口很特殊的古井,水量特别允足,至今村民还在饮用这几千年古井的清凉井水。
井是黑龙汀区域特殊的文化风景线,每个村庄,都以有几眼上好的甜水井而自豪。打井的方法是先挖土,然后用石条砌成井帮,有的用木板镶成井帮,井底穿过岩层,在井口建有井栏,上设辘轳头,有井绳。提水的桶多用柳条编成,俗谓“柳罐斗”;挑水的桶也多用木制,俗谓“水梢”。因井深,提上一桶水往往在辘轳头上绕几十圈。
井水是全村的饮水源,严禁往井里扔不洁之物,打上来的水不许再往井里倒,打水时如遇老者或幼者,必帮忙打水注满水桶,视其挑走后再自己打水。如井口的柳罐斗因井绳断裂落入井中,一定要用铁钩捞出,重新结牢,不许不管。井栏旁俗称“井沿”,不许在井沿洗衣物,洗菜蔬,以防止污染井水。黑龙江区域冬天滴水成冰,打水滴落的水转眼便冻结成冰,井沿便成了冰窟了,每隔一段时间村长便要组织刨冰.只要一声招呼:“刨冰了!”各户人家便都自觉地拿着铁镐到井沿刨冰,刨下的冰堆积在井旁,形成冰山,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里,人们来此滚冰,俗以为:“滚流冰,腰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