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对人友善?… – 开来之家

我们为什么要对人友善?…

友善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友善要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来体现和实现。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既然“老死不相往来”,那也就无所谓友善不友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孟子希望人们:“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和谐社会”。但是,随着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建越高,人们的生活圈子却越来越窄:大家每天同乘一座电梯上下,同到一个菜市场买菜,混了个脸熟,但却不知道对方姓什么,是干什么的,“同乘电梯上下,老死不相往来”,大家彼此是“熟悉的陌生人”,这对建立和谐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要建设和谐社会,大家就应该交往多一些,对人礼貌些,互相友善些,有事多帮些。唐朝诗人王驾《社日》中“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想象中的伊甸园,但古人的这种互相友善的生活态度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没到”的因果报应是迷信的,但《名贤集》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外国谚语说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是有道理的。

秦穆公对人友善,成就了自己的霸业。《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骏马,被岐山脚下的农民捉得,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当时,这可是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呀!于是农民们把马杀了煮吃。几百人正吃得高兴,秦穆公带人找到了他们,人赃俱在,被抓了个现行。秦穆公的随从要严惩他们,秦穆公想,马死不能复生,就是把这些吃马肉的人全杀了,马也活不回来,不如干脆做个顺水人情,于是说:“吃马肉而不喝酒,是会伤身体的,你们应该喝酒呀!”随后便叫人抬来美酒,让农民们用马肉下酒。后来秦国和晋国打仗,秦穆公被晋军团团围住,相当危险。吃马肉的那几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约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拿着武器赶来以死相救,报答秦穆公给马肉吃的恩德。秦穆公对别人的友善,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反败为胜,擒获了晋侯,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奠定了基础。

吴起对士兵友善,让他成为战国初期卓越的军事家。吴起带兵的特点就是对士兵友善:和士兵同衣同食,睡觉时和士兵一样不铺席子,行军时和士兵一样不骑马坐车,和士兵一样亲自背干粮,简言之,和士兵同甘共苦。士兵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有一个被吸脓的士兵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有人不理解,说:“你儿子是个小兵,而吴大将军不嫌脏,亲自为他吸脓,你还哭什么?”士兵的母亲说:“前些年吴将军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结果他父亲作战时就不要命,因此战死了。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哪里了,所以我哭。”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