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竹国故地的传说
一般认为,孤竹国从商代立国到灭亡,存在约940多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孤竹国的建立,标志着冀东文明已高度发达。孤竹先民是礼仪、文明之邦,距今约3600余年。
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兄弟谦逊,互让君位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周武王吞灭孤竹国时,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耻食周粟,以采薇为生,直至双双饿死。临死前他们所吟唱的那首《采薇歌》千百年来一直振人心弦,歌中唱道:“登上那西边的首阳山啊,采些野菜来填肚子。用暴虐去代替暴虐啊,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神农、虞舜、夏禹这些令人向往的时代都飞快地过去了啊,我们该回到哪里去!咳,要死去了啊,命运竟如此衰薄!”
在卢龙有各种关于伯夷、叔齐的传说及纪念物。卢龙城西,原有夷齐庙一座,人们将兄弟二人奉为神明,终年香火不断,崇奉者络绎不绝。在书院山前、城子山与牛耳山两岗相抱的山助处,有一座云居寺,寺中有伯夷、叔齐塑像,西峰峭壁有“夷齐读书处”五个颜体摩崖大字,殿后有一小池,被人们称作“洗砚池”。现在,寺庙虽然毁地圯,但其它古迹依旧完好,且树林森森,云雾缭绕,庄严肃穆。
“老马识途”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据《韩非子•说林》(上篇)记载,春秋时期,孤竹国属于周朝边远地区的小附属国,不向周天子朝贡。燕庄公为了扩大燕国的领土,便请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来帮助征服孤竹国。
当年春季,齐桓公和宰相管仲领雄兵东渡濡水 (今滦河)攻打孤竹。孤竹国君闻讯弃城率军避入深山。齐军攻进孤竹城后,只夺得一些马匹,不见国君及将士踪影,齐桓公便下令追赶。孤竹国君设计诱齐桓公陷进迷沟、旱海之中。这里山路崎岖,千回百转,齐军兵马找不到出口,齐桓公为此焦急万分。
这时,足智多谋的管仲献计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放走几匹从孤竹国缴来的老马,依其所往,随其踪迹。果然走出了迷谷、旱海,找到归路。齐兵队伍平安返回。最后终于打败了孤竹。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申出“老马识途”的成语,用来比喻经验丰富的人,遇事能够应付自如。
西汉武帝时期,李广任右北平郡太守,镇守边陲,防御匈奴进犯。当年这一带时常有老虎出来伤人,老百姓极为惊怕。李广闻讯出去猎虎,虎碰见他,无不箭下毙命。一次李广出猎夜归,乘着朦胧月色,从一村外经过。这里山谷纵横,且天色半明半暗,正是老虎出没之时。李广抖起精神,寻觅老虎,忽见山脚下草丛里蹲着一只。他连忙张弓搭箭,猛然一拉,“嗖!”箭正中老虎。其随从见射中,忙跑近瞧看,发现中箭的是一块其状如虎的巨石。那支箭连头带尾都射入石中。李广不相信自己的箭能穿石,回到原来的地方再射时,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
事后有人就此事感叹说:“至此则金石为开。”意思是说,只要诚心诚意,最坚硬的金石也会受到感动。这一故事发生在卢龙城南的虎头石村,村东山腰,原有黑石一块,形同虎头,相传便是李广的射虎石。随着李广箭射石虎故事的传播,“金石为开”就作为一则成语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