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的重要性的理解与认识
睡眠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睡眠的重要性的探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历代的养生著作都有对睡眠机制和睡眠与养生间的论述和记载。现代人对睡眠的研究,只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尽管古今学者们对睡眠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进展很快,但至今人们对睡眠解释的未知数还很多,对睡眠机制的探求仍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大奥秘之一。
(1)睡眠机制的中医认识。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睡眠是阴阳交替的必然,是人法自然的结果。《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静极生动,动极生静”,是千古不变之真谛。人类顺应这一自然规律便产生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行夜宿”的睡眠节律现象。如《黄帝内经》“大惑论第八十篇”中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口问第二十八篇”中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中医的脏象学说还认为,睡眠是“心肾相合”,“神其主也”。
(2)现代人对睡眠机制的认识。现代人从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的观点出发,通过研究、观察、实验,对睡眠机制提出了几种学说:
①睡眠被动学。人在觉醒状态下不断受外界信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质产生并保持兴奋度。当持续工作使这一系统疲劳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随之降低,到一定程度,觉醒状态终止,睡眠状态出现。
②睡眠主动说。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不单纯是觉醒的终结。其中一派认为,睡眠是大脑皮质抑制状态扩散和加深的结果。如巴甫洛夫说:“睡眠的本质是神经抑制过程扩散到整个大脑皮质的结果,它是中枢神经疲劳所引起的,同时是大脑皮质细胞活动的保护性抑制。”另一派认为,睡眠是由特定的中枢神经结构功能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脑电图扫描的方法,测得从打瞌睡的浅睡到越来越深的熟睡,显现在脑电图上的电波变得越来越慢。及至50年代又有新的发现,一些熟睡的人,有时脑电渡显示反而快起来,其眼球亦在快速运动,但其全身肌肉是松弛的。研究发现,人的睡眠有两个过程,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健康人由觉醒状态进入到慢波睡眠,大多持续1 – 1.5小时才转为快波睡眠,持续半小时后又转为慢波睡眠,一夜之间反复交替四五次。并测出,慢波睡眠时脑垂体分泌生长素增加,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体力容易得到恢复,称之为“身体睡眠”;快波睡眠时脑血流量增加,脑的耗氧量增加,脑力得到恢复,称之为“脑的睡眠”。这种睡眠状态的表现有明显的节律性,深一阵,浅一阵。睡眠节律的发现可解释许多现象,依人们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不同,认为每天睡9小时以上的人属长睡;每天睡6小时以下的人属短睡型;每天睡8小时左右的人属标准型。如周恩来、爱迪生、拿破仑等名人属短睡型,只要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后就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而爱因斯坦则属长睡型,若强要爱因斯坦每天睡5 -6小时,也许就不会有相对论的问世。